受资质认证(如欧盟标准、国际标准、德国标准、英国标准、美国标准)、生产能力、技术储备、销售渠道等各种条件制约,经过多年的发展,玛钢生产企业已在下游专业领域形成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从生产企业的分布来看,我国玛钢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以河北为主)、华东地区(以江苏、浙江为主)以及东北地区的辽宁,区域集中度较高。目前,玛钢占比最大的区域是华北地区,占比为61%。其次是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为24%、11%。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玛钢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华北地区是我国玛钢的主要生产区域,2012年华南地区玛钢行业生产总量为57.0万吨;2013年华南地区玛钢行业生产总量为60.9万吨,同比增长6.84%;2014年华南地区玛钢行业生产总量为64.5万吨,同比增长5.91%,2015年华南地区玛钢行业生产总量为67.9万吨,同比增长5.27%;2016年,华南地区玛钢产业总产量达到71.5万吨,同比增长5.30%。

其中太谷县玛钢产业现状如下:
太谷县的玛钢铸造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是该县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曾创下"亚洲玛钢在中国,中国玛钢在太谷"的不俗业绩。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玛钢管件、沟槽管件、电力金具、五金铸件等产品为主的玛钢产业集群。
2015年行业年产量达到52.1万吨,其中玛钢管件年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2;电力金具年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5,上缴税收近亿元。行业总体呈现出"财政贡献大、社会效益大、市场份额大"三大特点,被中国铸造协会授予"中国玛钢铸件产业基地",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玛钢产业基地"。
目前全县铸造企业达到102户,其中玛钢管件57家,沟槽管件8家,电力金具9家,井盖篦子14家,其它类14家,年产10000吨以上的13家,年产5000-10000吨的有44家,年产5000吨以下的45家。拥有化铁炉129座,退火窑48台,热镀锌炉62台,自动化造型生产线90条(含半自动生产线),铸件总产量55.8万吨(产能达到65万吨),其中玛钢管件产量35万吨/年(毛坯19万吨、机加工成品16万吨),占全国市场1/2,电力金具7.3万吨/年,占全国市场4/5,总产值近40亿元,从业人员3万多名,工资总额15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遍布全国销售网点1000多个,行业从业人员近3万人,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但是近些年,玛钢铸造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困境,销售不畅、利润空间压缩、银行融资困难、产品层次低、环保问题突出等等。尤其是环保问题,废水、废气、废渣、危险废弃品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对人民的生活也造成很大影响。在此情况下,太谷县委、县政府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之决心,决定开展铸造行业的提标升级整改行动,力求切实解决铸造行业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使铸造企业生产稳定、达标排放、提标升级,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2012年华东地区玛钢行业生产总量为21.9万吨;2013年华东地区玛钢行业生产总量为23.5万吨,同比增长7.31%;2014年华东地区玛钢行业生产总量为25.2万吨,同比增长7.23%,2015年华东地区玛钢行业生产总量为26.5万吨,同比增长5.16%;2016年,华东地区玛钢产业总产量达到28.1万吨,同比增长6.04%。
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玛钢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从企业规模上看,大多数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竞争集中在低端产品,市场集中度低。
目前国内的玛钢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未来市场对玛钢的需求不断上升,市场需求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企业的生产规模也需要扩大,更多的玛钢生产企业需要扩大规模,从而减少生产成本并且提高产量,满足国内玛钢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
影响供需平衡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厂商的供给水平,二是下游消费者的需求水平。当供给大于需求时,玛钢价格有下滑的压力,此时厂商应该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品供给;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需求旺盛,此时厂家应加大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抢占市场份额。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游核电行业、输油输气行业、化工行业、电力行业等行业对玛钢的潜在需求较大,我国鼓励国内企业加大研发力度,鼓励更多的玛钢新品种进入市场,所以玛钢行业理应不断提高研发投入,提高产品产量,生产适路对销产品,促进玛钢行业增产增效。未来我国行业产量不断增加,整个行业继续趋于供需平衡的状态。
相关研究报告
玛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玛钢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玛钢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