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氨纶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两省。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氨纶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09-2010年重点氨纶企业产能及占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编号 |
厂家 |
2009产能(吨) |
2010 年产能(吨) |
占比 |
1 |
浙江华峰 |
42000 |
42000 |
11.05% |
2 |
江苏双良 |
30000 |
32500 |
8.55% |
3 |
泰和新材 |
22000 |
30000 |
7.89% |
4 |
浙江邦联 |
19000 |
19000 |
5.00% |
5 |
珠海晓星 |
19000 |
19000 |
5.00% |
6 |
浙江益邦 |
18500 |
18500 |
4.87% |
7 |
海宁薛永兴 |
15000 |
15000 |
3.95% |
8 |
江苏泰光 |
14000 |
14000 |
3.68% |
9 |
上海英威达 |
14000 |
14000 |
3.68% |
10 |
嘉兴晓星 |
14000 |
14000 |
3.68% |
11 |
浙江华海 |
13000 |
13000 |
3.42% |
12 |
江苏连云港 |
12000 |
12000 |
3.16% |
13 |
杭州舒尔姿 |
12000 |
12000 |
3.16% |
14 |
佛山英威达 |
11400 |
11400 |
3.00% |
15 |
诸暨雅迪 |
10000 |
10000 |
2.63% |
同时,近年来国内氨纶行业的产能增长较快、增幅较大,氨纶行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下游用户对氨纶产品的性能和差异化要求不断提高,国内现有产能已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影响氨纶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主要为行业产能的增加及释放、下游需求的变化。氨纶供需仍会保持双向增长,就氨纶的产能来说,新增装置仍会增加,尤其部分实力较强的大厂对产能扩张的意向更强,随后仍有扩产的计划。
相关研究报告
氨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氨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