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食糖供需缺口和国内外价差的拉大,食糖进口量呈激增态势。据海关信息网统计,2004年-2013年我国食糖进口量由121.4万吨激增至454.6万吨,增长了2.7倍,远高于194.5万吨的年进口配额量。同期,食糖出口量在2004年8.5万吨的基础上2005年激增了3.2倍至35.8万吨,此后规模逐年缩减,2013年我国食糖出口量仅4.8万吨,当年贸易逆差449.8万吨,进口食糖成为国内食糖供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2013年我国食糖出口和进口情况

今年1-6月我国进口食糖(中国食糖行业发展研究报告)139.2万吨,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9.8%,进口均价450.5美元/吨,下降8.8%,食糖进口呈现出价跌量涨的态势。具体来看,上半年食糖进口特点如下:
(一)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其中危地马拉骤降、印度激增
上半年我国食糖进口主要来自巴西、古巴、韩国、东盟和危地马拉,前5进口国家(地区)占同期我国食糖进口总量的比重为99.5%。其中巴西进口85.2万吨,增长76.3%,占比61.2%,较上年同期占比大幅提升23.1个百分点。其次为古巴,进口34.9万吨,增长14.2%,占比25.1%,由于我国与古巴食糖贸易主要采取配额方式,占比变动不大。此外,由于韩国进口食糖以绵白糖、精制糖等非原糖为主,进口价格高于其他主要进口来源地。上半年,危地马拉进口食糖4.5万吨,下降85.8%,显著的降幅导致同期进口占比仅3.2%,较上年同期回落了21.9个百分点。而印度进口量虽仅有0.4万吨,增幅却高达13964.4倍,印度国内食糖产量和供需格局是影响其食糖出口量的主要因素。
(二)食糖进口集中在环渤海区域,广东、江西增势突出
上半年我国食糖进口主要省市集中在环渤海区域,前5大进口省市分别为山东、北京、辽宁、广东和云南,合计占比99.0%。其中,山东进口食糖53.8万吨,增长80.2%,占比38.6%,较上年同期占比提升15.1个百分点,取代北京成为我国食糖进口的第一大省。同期北京进口食糖50.0万吨,下降28.2%,占比35.9%,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了19.0个百分点。此外,上半年广东和江西食糖进口增速分别达5.9倍和5.1倍,表现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