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钢铁专业委员会获悉,3月钢铁PMI指数在连续3个月下降后首次回升,达到44.2%。

3月份,钢铁(钢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行业生产指数虽较上月回升4.5个百分点,但仍处39.7%的低位。与此同时,和生产相关的采购活动继续呈现收缩态势。当月采购量指数较上月下跌1.9个百分点至40.4%,原材料库存指数则三连降至40.8%,较上月回落6.2个百分点。从三个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当前钢厂采购意愿继续减弱,短期国内钢铁产量明显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据中钢协最新统计,3月中旬钢协会员单位粗钢日均产量169.17万吨,环比增长1.87%;预估全国日均产量209.6万吨,环比下降0.04%。当前无论是钢协会员单位粗钢日均产量还是全国粗钢日均产量,均明显低于去年全年的水平,钢价持续下跌以及钢企亏损加剧,对钢厂生产积极性形成了明显制约。来自中钢协的数据显示,2014年前两个月,国内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28亿元,钢铁行业可能将遭遇到2000年以来最差的年度第一季度表现。目前钢厂内部钢材库存仍维持高位运行,上半年或主要以去库存为主,预计短期钢厂生产不会出现明显增长。

3月份,钢铁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重回收缩区间,下降至48.6%,较2月份回落3.7个百分点,显示钢材出口维持高位面临变数。海关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钢材出口大幅回落,总出口量仅达到480万吨,环比大幅下降了197万吨。当月我国钢材净出口382万吨,环比下降29.4%。
从历史数据来看,3月份我国钢材出口往往表现出惯性回升趋势。另外,人民币在春节后出现急速贬值,加之国内钢材价格春节过后持续下降,各成品材价格创下自2012年9月份以来新低,低价的优势以及人民币贬值的助力有利于我国钢材出口形势的向好发展。此外,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也成为推动我国出口的强大引擎。美国近期发布报告: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已显现出良好的复苏势头,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分别达到3.1%和3.4%。与此同时,欧元区也显示经济复苏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发达经济体增长2%,比2013年加快0.8个百分点。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将会成为2014年全球经济发展及钢材需求的重要引擎,无疑也会改善今后我国的钢材出口环境。
尽管钢市后期或有望触底反弹,但中物联同时提出警示,由于资金压力较大,钢材产成品库存压力仍存,成本支撑持续趋弱,钢市上涨空间将会受到限制。
中钢协数据显示,3月中旬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为1703.88万吨,比2月中旬末下降22.72万吨,但还是处在高位,钢铁企业整体库存压力依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