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青岛举行的2014中国橡胶年会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文英对2013年中国橡胶及橡胶产品的进出口情况做了详细的阐述。
2013年,中国橡胶(橡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制品出口约670万吨,金额231亿美元,出口量增幅达10.4%,金额同比增幅4.4%。从数据表面上看,出口量和出口金额都有明显增长,似乎值得庆贺,但橡胶制品出口量的增幅小于出口金额增幅,说明整个中国橡胶行业出口的平均价格是下降的。
2013年,轮胎出口量是499.3万吨,同比2012年增长13.3%,占据所有橡胶制品出口份额的74.5%;第二位是硫化橡胶的其他制品,出口数量同比增长6%;输送带及传动带等占比接近4%;合成胶、内胎胶管等不到7%。表明在橡胶制品出口格局中,轮胎产品依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进出口价格对比鲜明

2013年,中国橡胶制品进口数量594万吨,金额200亿美元左右,进口数量和金额都低于出口,但是进口数量同比2012年却增长12%,而进口金额出现了下降。
中国在橡胶制品进出口方面的价格相差悬殊,进口商品的价格普遍是出口商品价格的数倍。 其中,进口和出口价格最贵的都是医疗用品,但进口平均价格却比出口同类产品的价格高出数倍,高达20多万元/吨。即使最便宜的轮胎制品,进口价格也在5万元/吨以上。
由此分析,中国橡胶制品进口的多以高端产品为主,出口的则多是低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