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今年上半年重庆丝绸工业总体增长情况

2012-08-02 09:14阅读:114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2012年重庆有31家丝绸加工(真丝绸加工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企业,其中运行企业18家,1-6月生产丝类产品576吨,同比下降39.07%。其中,生产白厂丝461吨,同比下降34.15%;生产双宫丝62吨,同比下降67.61%;生产绢丝54吨、同比下降3.57%。1-6月生产丝织品275万米,同比下降17.69%。其中,生产真丝绸134万米,同比持平;生产化纤绸141.38万米,同比下降29.84%。1-6月生产生产精干品4吨,绵球(绵条)56吨,同比呈大幅萎缩。生产蚕丝被3993条,同比略有增长。

1-6月完成工业现价总值2.73亿元,同比下降41.22%;完成增加值0.37亿元,同比下降50%;实现销售收 入2.12亿元,同比下降40.35%;1-6月丝绸加工生产实现盈利384万元,同比下降57.1%,其中7家企业亏损,亏损面近40%。1-6月平均在职职工人数2275人,同比下降 28.95%。

运行的基本特点及原因:

(一)总体呈惯性下滑趋势

从上图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重庆丝绸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依然以原料型的 初级产品为主,但由于丝绸加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锐减,丝绸生产总体呈逐年下降态势。白厂丝、丝织品、双宫丝生产量分别由2008年上半年的1189吨、 593万米、589吨下滑到2012年的461吨、275万米、62吨,绝对降幅超过728吨、318万米、527吨,平均年减幅21%、17%、 43%。

上图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重庆丝绸加工的景气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重庆丝绸加工从业人员由2008年上半年9843人,下降到现在的2275人,从业人员减少7568人,年均减幅31%,招工难,留住人更难。

(二)下滑主要原因分析

1、受世界经济不振影响,丝绸消费持续低迷。自2008年世界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伴随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增速持续减缓,国外购买能力和需求减少,导 致丝绸生产和消费持续下行,直接影响了重庆丝绸的出口。2102年1-6月重庆丝绸出口1054.8万美元,同比下降33.41%,其中丝类出口降幅达 50.3%。

2、经济发展进入成本增长周期,企业的盈利空间很小。丝绸行业本身是微利行业,随着原材料、劳动力、能源、运输等成本的不断上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行业 的盈利空间,也限制了行业的发展空间。重庆丝绸企业不振包含了两种情况,一是受市场、资金、产品、技术等因素影响运行困难,企业采取限产减库,消化库存的 做法,属被动调整的一类;二是由于整个发展环境的日渐严峻,企业选择退出丝绸行业,另谋发展之路的做法,属主动调整的一类。不管是哪一种调整,对重庆丝绸 行业都带来不利影响。

3、重庆丝绸加工的结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是下滑的内在因素。重庆丝绸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盈利能力和市场影响非常有限,加之规模一直呈萎缩态势,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总体也呈衰减趋势。从这个角度看,重庆丝绸的内在因素也是下滑的原因之一。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