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嫦娥二号”年底前发射 未来建立驻人基地

2010-06-01 10:37阅读:71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目前,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中的“嫦娥二号”任务已基本完成了火箭和卫星产品的研制,预计2010年底前发射。据悉,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计划,但相关单位和科技人员正在进行论证开展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的研究与探索。

  在31日举行的世界月球大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年底前“嫦娥二号”发射

  31日,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名代表参加了首次在中国举行的世界月球大会,就科学与探索、生命科学、载人月球等议题进行探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介绍说,我国的探月工程又称作“嫦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计划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无人采样返回。探月一期工程已圆满完成。

  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吴燕生介绍说,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将实现月面勘测、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任务。

  “嫦娥二号”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主要进行环月观测,轨道高度100公里,安装了高分辨率立体相机,将为二期工程软着陆任务开展部分技术试验。目前,“嫦娥二号”任务已基本完成火箭和卫星产品研制,正在进行相关试验测试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前发射。“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要实现软着陆和自动巡视机器人勘测。

  探月三期工程完成月球表面采样

  于登云介绍说,目前正在论证的探月三期工程,其核心是完成无人月球表面采样返回,具体而言就是着陆到月面后进行撞取和采取两种方式的采样,然后通过上升、月地转移和高速载人返回等一系列过程,将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进行详细的实验分析。

  他解释说,探月三期工程在科学上将深化对月壤、月球形成演化的认识,技术上将突破月面采样与风动技术、月面起飞上升技术和地球大气缓和技术等探测器系统关键技术,以及具有更大运载能力、全新无毒液体燃料运载火箭技术。

  在条件具备后建立驻人基地

  关于我国未来深空探测的发展设想,于登云表示,在月球探测领域,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完成探月工程既定目标的基础上,将实施开展无人月球普查和详查任务,逐步建立无人值守的月球基地,在条件具备后实施载人登月,直至建立有人驻留的月球基地。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从运载火箭和载人登月飞船研制的角度,对载人登月的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技术方案。第一种是研制重型运载火箭,采取一到两次发射和一次月球交汇对接。第二种基于现有技术能力,采用多次发射、多次地球轨道交汇对接和一次月球轨道交汇对接。

  于登云还表示,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明确的载人登月计划,但相关单位和科技人员正在进行论证,积极开展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的研究与探索。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