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批共享书店、共享图书机的出现,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刮起的“共享经济”风潮,已经逐渐吹进了图书行业:今年早些时候,支付宝已在全国五个城市开通快递借书和共享书架的服务,而新华书店合肥三孝口店也试水了“共享书店”……

流动起来的图书资源
“无论是售书、共享图书还是别的什么方式,只要书有人看就是有价值的,文化可以通过很多形式传递出去。”在一家私企工作的黄女士是个标准的爱书人,对共享图书的模式很欢迎。
在她看来,共享图书能让图书资源流动起来,“相对于图书馆借书,大一些的书店图书更新频率可能比图书馆更快、更专业一些,读者能更借到自己想要的书”。
“共享图书”概念是旧瓶装新酒吗?
不过,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图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了解,目前行业对“共享图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即便是共享书店,其经营主体、存在弊端等诸多问题都尚在探讨之中。
“简单来说,“共享图书”可以看作是采用借阅的方式让图书在不同读者手中流通。有人认为,这种是一种新的借阅模式,能有引起读者关注进而提升其阅读兴趣,大有好处。”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但一些专家提出,有的‘共享图书’只是噱头,新瓶装旧酒而已”。
作家、出版人、出版营销专家三石认为,当书店变身“共享”,从现在的业务模式来看,,与图书馆借阅和一些小书店早就有的租书业务并无多大不同,“而现在的“共享书店”收取押金并有越期罚款制度,而很多图书馆是公共事业所有图书都是免费的,这个共享就无法精准界定”。
作为“载体”的书店如何保证盈利
而对于共享图书来说,更切实的问题,或许还是其主要载体书店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黄女士表示,书店毕竟还不是图书馆,只有先保证自身盈利,才能保证“共享图书”更好的状态。
“共享图书,是书店经营的一个方面,做好了对书店非常有好处。为了区别以往借阅,共享图书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其他服务,比如定制化选书、借书时工作人员提供更多讲解。”黄女士建议,要先把“共享”的概念做好,真诚为读者提供服务,同时提高店内的餐饮、沙龙等综合文化指数,让读者因“共享图书”进店,同时被店内其他元素吸引,愿意为之买单,“这样才能实现读者、书店发展的双赢”。
三石则表示,不管共享图书还是共享书店,本质上是图书行业对经营模式的一种新尝试,但要切忌盲目,“共享图书以及共享书店,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研究报告:
图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图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图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