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适度提高推测难度 形成更多正向反馈

2016-05-05 12:51阅读:44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很长一段时间内,综艺(综艺节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目陷入了常态化的困境:棚内录制节目就强调明星嘉宾斗嘴皮子,棚外真人秀就都在拼明星体力,让嘉宾们都累瘫,在游戏中出糗,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给人带来一种难得的亲切感。可是看过了这些,观众又进入了新的不满足,他们开始希望看到明星们秀智商、拼脑力,希望明星变成柯南、福尔摩斯、狄仁杰,大开脑洞玩推理。为了适应观众的这种需求,“跑男”和“极限”都在走这样的路子,收视率、点击量和口碑都说明他们做得比较成功。

可是,烧脑的综艺也会带来两个问题:第一,明星们的智商有别,但有时候也因为在节目中角色塑造的原因,有的人有过分表演之嫌,导致观众觉得TA不够真诚。第二,烧脑有分寸问题。“烧脑”在影视剧领域,一直是个热门标签。但对于电视综艺来说,“烧脑”必须来得水到渠成。因为电视媒介面对的是更广泛数量的大众群体,他们的年龄、学历、职业大不相同,对“烧脑”的接受度也就参差不齐,综艺节目不管是对嘉宾本身,还是对观众而言,都需要一定的情感培养周期,在“我跟你并不熟”的语境下,“烧脑”元素的过度呈现,往往会给人“到底什么鬼”的一头雾水;烧脑元素呈现太少,也会给人一种“被骗了”的感觉。

如“跑男”的第一次烧脑大战时,由于较早亮出了外族人的身份,处于“全知视觉”的观众就会觉得不够过瘾。到了最近这一期,对观众来说,就让陈赫和邓超两个“白板特工”分别站在明处和暗处,既让观众跟上剧情,又能适度提高推测难度,形成更多正向反馈。而对明星来说,相比以前的纯粹搞笑,有了高智商和超强的判断力,显然是更能提升形象的,能迅速圈粉。观众审美的趋势变化也在提醒节目组,既不要把观众当傻子,也不要过高估计观众智商,只有把握好烧脑的度,才能获得更广大的认可。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