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有消息援引中国银监会监管一部主任杨家才的话称,日前财政部和银监会对小企业贷款坏账核销限额已经确立为500万元,即不良贷款500万元以内银行可以核销。
“这将很大程度方便银行快速核销呆账,”昨日,一银行 中小企业(行情 股吧)信贷中心总裁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已获知相关信息,但目前还未收到具体的文件,因此对核销具体的程序怎么操作还不确定。
按此前的操作办法,商业银行每一笔呆账核销都必须上报财政部门,在经过财政部门审批通过后,才可予以核销处理。根据财政部与银监会的设想,未来,商业银行发放的中小企业和涉农类不良贷款中,单笔500万元以下的呆账,在经过追索1年以上确实无法追回的可以在税后自主核销。
从目前本报收集的银行反馈来看,虽然扩大核销自主权简便了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但显然银行在操作过程中亦会比较审慎。
“银行应该会比较审慎地对待不良资产核销,大规模核销的现象应该不会出现。”在上述总裁看来,近期政策面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出台了多项政策,但在银行预期实体经济困难的前提下,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作为银行惜贷理由将更为突出。
一银行内部人士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银行普遍预期实体经济运营比较困难,此时“财务不透明”等老生常谈的中小企业特征,将成为银行审慎放贷的依据。“企业不能拿出有说服力的报表,银行是否放贷将更多取决于自身对实体经济走势的判断。”
“对于存量比较少的银行核销相对比较好办,”一银行内部人士表示,但对于国有大型银行,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形成时间较久且余额较大,大规模核销恐将涉及资产质量。
建设银行(行情 股吧)研究部分析认为,大量核销坏账将会加大银行的资产风险和资产损失,出现道德风险,同时也不利于解决中小企业和涉农方面的贷款难问题,而银行反而会更加谨慎地对待给中小企业和涉农企业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