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以BOT(建设—经营—转让)为主的交通基建发展模式后,近年来,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再度催生出10万亿元量级的巨大市场。我国交通运输业已逐步建立了“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为交通运输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
智慧交通不仅体现在交通工具的改变上,城市交通管理也变得更加智能。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借助专业的互联网公司,交通管理部门采集、应用、分析、共享数据,并依托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了一整套以交通数据中心为基础,覆盖公路、水路、民航、铁路、城市交通等领域完整的信息系统构建思路及解决方案。
在交通强国建设进程中,要把推动力、驱动力从过去的单纯依靠要素驱动更多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智慧交通最贴心的体验莫过于“高铁点外卖”。过去一年中,通过国铁吉讯公司提供的掌上高铁APP,复兴号列车实现了免费WiFi全覆盖。其推出的“高铁订餐”服务,仅需提前1小时下单,列车到达配送站点后,餐食即可直接送到乘客指定的车厢和席位。
发展智慧交通,离不开基础理论研究、基础数据分析的支撑。经过5年试运行和科学评估,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于2018年12月正式发布,有效填补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长期以来缺乏综合性指标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