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对汽车行业来说,9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月份,“金九银十”正是汽车产品热销的时节。在全球整体汽车市场显现下行的趋势下,虽然相隔万里的两场车展情况不同,但都同时表现出了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趋势,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整个汽车产业拓展。
自主品牌仍是新能源主力
新能源汽车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正不断提升。2019年的成都车展共有130多个汽车品牌共计1600余辆新车展出,使成都车展的规模再创新高,较去年增长30%。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较以往增长明显。今年前8个月,汽车产销量同比下降都在11%以上,但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却同比增长超过40%。市场的增长推动着企业不断加大力度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
从2019年开始,北汽新能源公司围绕着产品线、品牌线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车型平均售价提升了3万元。今年前7个月,搭载了北汽达尔文智能系统的车辆销售比例达到84%,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未来要在世界范围内招揽顶级人才,培育全球化优秀创新团队,聚焦艺术设计、新能源、智能网联、移动出行等核心关键技术,努力打造世界顶级品质产品和极致的体验。
跨国巨头集体发力新能源
成都车展和法兰克福车展的一个重要共同点就是,跨国汽车企业开始集体发力新能源领域。虽然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仍处于下行趋势,但一线豪华品牌的市场情况整体向好,包括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等在上半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良好的表现,进一步刺激了这些车企争相推出更符合中国市场消费偏好的车型,新能源就成了它们主攻的一个方向。
虽然在新能源汽车的量产方面,这些跨国巨头还不是引领者,但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上,这些跨国企业并不落后,均拥有强大的技术储备。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成熟之际,这些跨国企业也开始纷纷发力,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量产产品和未来的规划。
新能源汽车要体系化发展
与传统车企和跨国巨头相比,造车新势力在车展上的表现则缺少看点。成都车展上,仅蔚来、威马、前途等8家新造车企业参展,而真正意义上的上市新车其实仅有爱驰U5一款。新能源销量前十的车型中,没有一家来自新造车企业。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燃油车的发展已进入残酷的淘汰赛,新能源汽车则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样的格局下,只靠点上的突破是不够的,需要构建自己的大体系。
2013年以前是实验阶段;2014年起,新能源汽车开始从实验室进入导入期;而从2017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2.0阶段,消费者的教育以及从业、配套、供给和功能体系逐步健全。“不是说几个产品卖的好就行了,要建立销售、服务、充换电,包括整个标准体系,以及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基于多年的经验,北汽新能源在三电技术的快速进步,都是基于用户痛点的大量数据分析和试验基础上所取得。
得益于中国良好的互联网基础和扎实的智能及新能源相关条件,中国汽车在设计、制造、研发等方面与国际的差距越来越小,在智能互联和新能源方面则走在了国际前列。经过这10年的探索积累了许多,也碰到了一些挫折。北汽对未来的发展及其风险,有着清晰的判断和定位。这两年,北汽一直在提“高、新、特”发展战略,并围绕这条主线,把所有一切聚焦回归。现在,面对真正世界级的竞争,中国汽车企业需要上升到更高起点,加强体系化建设。
相关研究报告
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