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片区建设应发挥集聚大批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贸易总部分支机构及金融贸易高端人才的综合优势,在自贸试验区已经试行多年的本外币一体化自由贸易账户的基础上,加强有利于离岸经济建设的特殊税收政策制度供给,吸引全球跨国企业包括国内跨国企业到新片区设立投资、结算、运营总部,进一步推进离岸企业落地,支持和鼓励其发展对标国际标准的离岸金融和贸易业务。
世界各国投资者之所以对离岸机构(公司)青睐有加,关键在于与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税收上享有巨大优惠。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贸易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依托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划割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功能片区及离岸金融先行区,实行物理围栏监管。建设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服务实体经济的离岸金融中心,对于离岸机构(公司)开展的离岸业务和跨境业务可减免间接税、增值税、利得税、印花税等,所得税税率可低于15%。
对标国际标准或国际航运通行做法,我国及上海的航运税收体系有较大差异。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国际海运船舶均在免税地登记注册,在免税区设立的航运公司、经营公司以及注册的船舶从事国际海运收入形成的利润免征所得税,因而吸引了大部分航运交易和业务结算在免税地或自由港完成。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国际船员收入均实行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制度。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贸易国,每年进出口海运量近40亿吨,占全球海运量的近1/3,但由于我国航运税收较重,我国拥有的国际海运船舶约2亿吨,仅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不到10%,与我国贸易大国地位不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