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据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报告,2018年中国物流绩效指数排名第26位,比2016年的第27位上升了一位,稳居30强之内,在G20国家中排名第十。货车是计重收费,按照同样38吨左右的货物、200公里左右的运输距离计算,现在只需交通行费260元左右,比降本增效改革前节省了近70元。
减免通行费也是有限度的,必须要做到平衡,最终还是要靠市场。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物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通过差异化费率、减免通行费政策确实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降低通行费。减免通行费既要保障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场持续有活力,又不能够影响地方对于收费公路投资建设的热情;既要将债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又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可以通过差异化收费来降低物流成本、保障通行效率,同时又使得收费公路的运营收入不受太大影响,那减免通行费是行得通的。当前,全国收费公路仍然处于收不抵支的状况,但是缺口趋于平缓。尽管目前债务余额还在增长,但这是阶段性的,总体上仍在有效偿还范围内,风险可控。
不能把降本增效完全压在收费公路这个宝上面,物流成本的下降实际上需要多方共同施策来解决。实际上,在单位运输周转量同等前提下,铁路运输的能耗和排放都要比公路运输小得多。如果公路运输成本过低,就会导致原本适宜水路、铁路的运输转嫁到公路上来,不利于物流业降本增效,也会最终影响到运输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