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车市正处于低谷。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7月,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在乘用车销售总量中的占比仅为39.1%,已经到达了5年来的最低点,回落至2014年的水平。从去年开始,不仅力帆、比速、众泰等弱势品牌在市场挤压中变得举步维艰,连上汽通用五菱这样曾顶着“神车”光环的企业也因中低端市场的萎缩和品牌向上突围无力而陷入困顿。
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例,早在2015年,其全年销量就突破200万辆,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成为国内车企中第一家年销量突破200万辆的企业。而在2015年之后,上汽通用五菱又连续3年实现200万辆的年销售量。不过,从2018年开始,这家体量一直快速增长、份额和盈利都相对稳定的企业销量开始出现大幅下滑。今年前7月,上汽通用五菱累计销量仅为85.3万辆,同比下降27.81%。而伴随着销量的下降,其利润也大幅下滑。
五菱面临的困境其实是中国车市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原有的瞄准中低端市场的车企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吉利、长城等自主头部企业也遇到这样的难题,诸如长城哈弗H2以及吉利远景这类入门级车型,下滑也十分明显。今年前5月,长城H2销量同比下降了57%。吉利远景系列车型,5月份销量同比降幅也超过了50%。
入门级市场连年萎缩,而原本靠性价比占据市场的企业,无力突破,只能坐等市场被蚕食。一份来自易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微型车在整体乘用车市场销量中的占比仅1.5%;小型车为15.48%,而紧凑车型在整体市场中占据了55.25%的份额。
紧凑车市场为目前竞争最为激烈,也是对车企技术和成本要求极高的一个细分市场。例如众泰、华泰、比速以及力帆等车企,此前习惯了在车市高速增长时利用SUV市场的红利赚快钱,但并没有在技术上形成很好的积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而另外一些中国品牌,虽然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在企业运营方面存在短板或者是在市场规模方面,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自然会遭遇很大的成本和市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