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场第三跑道规划长3600米、宽60米,可以满足目前所有大型飞机起降要求。未来,深圳机场将有3条跑道供飞机起降,待已开工的卫星厅和规划的T4航站楼等设施建成后,航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提升至8000万人次。2018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4934.9万人次。相比目前,此次年旅客吞吐能力提升近一倍。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航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这对深圳的航空交通建设当然是个利好。近年来深圳机场持续快速发展,航线网络日益完善,客货运输持续增长,在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民航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不过,尽管深圳机场的国际旅客、货邮运输方面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是在深圳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国际交往越来越多的今天,其国际航线网络体系不够发达、国际中转率较低、国际航线的覆盖力度不足的短板愈加凸显。
此前,当地航空人士也在多个场合呼吁,明确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定位,国际航线的开通现状要与其经济发展的阶段相匹配。到2025年我国将建设3大世界级机场群、10个国际枢纽、29个区域枢纽,并明确将深圳机场定位为全国重点培育的10个国际枢纽机场之一,并要求推进广州、深圳等地机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提升国际枢纽竞争力,共同打造珠三角地区世界级机场群。
2018年是深圳国际航线大发力的一年。自去年以来,深圳机场以连接全球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所在城市为目标,开辟了更多欧美澳直达航线,连通全球主要国际航空枢纽,2018年全年新增了布鲁塞尔、马德里、圣彼得堡、温哥华、达尔文、苏黎世、维也纳、伦敦、巴黎等9个洲际客运通航城市。
2018年,不仅新开洲际航线的数量为历年之最,伦敦和巴黎两条重要航线的开通,也标志着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深圳可以直飞法兰克福、伦敦、巴黎,与欧洲三大航空枢纽实现了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