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如何进一步完善、优化包括充电桩在内的基础设施成为新课题。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赵一农介绍,截至2019年2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已经达到86.6万个,其中公共桩35万个,专用物流桩大约52万个,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城市充电设施运行管理平台。
尽管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动车充电网络,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但我国在汽车充电设施的保障、资源利用和技术创新方面还有提升潜力。为完成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政策将在以下几个重点方面给予鼓励,包括加大大功率无线充电、智能充电的技术研发以及推广应用;提升运营企业的运维水平;优化充电设施的布局和规划;完善充电流程、强化充电设施的供电能力;加快推进充电标准化进程,建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有效互补体系等。
能源局已开始鼓励整车企业开展充电设施的商业运行服务,并要求电网企业给具备条件的充电设施安装核减表,从而满足电费降低抵扣的能力。此外,由能源局牵头成立的国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也将加大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能源局将加大商业充电模式的创新支持力度。能源局将同财政等部门研究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指导地方政府将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以及加强基础设施的短板建设及配套服务,并支持整车企业向充电服务商购买配套的整体服务方案。
另外,加快推进先进技术研发,包括柔性充电技术、无线充电以及智能充电的推广,并在重点区域和城市开展充电设施与电网互动。在充电基础设施与电网互动领域加强示范,比如开展“V2G”(车辆到电网)的试点,让电动汽车参与有序充电,研究充放电对电动汽车电池的影响,确保电池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延长动力电池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