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建设将整体推进、配套展开,需要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雄安新区时表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要先行。我以为2019年甚至直到2022年,雄安新区需要重点突破的是基础设施,特别是联接周边大城市之交通路网络和生态基础工程。
雄安新区建设以政府投资为先导。政府投资是从公共利益最大化出发的,为造成良好的发展外部环境,带动市场和社会投资,必然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路子不同,雄安新区走的是“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新路子,要求生态基础设施先行;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网络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状、到线状、再到网络状的动态过程。当前,京津冀地区已经进入网络状发展进程,基础设施和城镇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作为京津冀城市群新的一极,雄安新区建设必然要求对京津冀基础设施和城镇网络进行一定的适应性调整。
前期主要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的雄安,被认为有了“软环境”发展纲领,未来会有哪些在“软环境”上的改革突破?雄安新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引领示范区,类似于当年的深圳特区。到2022年,适应雄安新区定位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将基本建立,改革开放作为雄安新区发展根本动力的作用将得到显现。具体突破将体现在创新体制机制、城市治理体系、公共服务供给、选人用人机制、土地和人口管理,生态文明、扩大开放、财税金融、服务型政府等关键领域和环节的改革上。
承载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总部企业、金融机构等北京非首都高端功能的机制;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智慧城市管理模式;新型住房供给体系;以新机制、新模式组建雄安大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市场化生态保护机制;开放高地体制机制和竞争中立的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