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量库存指数55.3% 二手车今连续两个月增长

2019-04-02 09:58阅读:46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3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5.3%,仍然位于警戒线之上。增值税下调及部分地区国五/国六车型切换导致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不佳。再加上经销商季度末为拿返利主动增加库存,经营压力仍然较大。1-2月,二手车累计销售200.51万辆,同比微增1.15%。相比去年12月的下滑,二手车今年连续两个月增长,说明市场正逐渐恢复。而增速较低,主要因素还在于整体消费信心不足。

连续两月超越警戒线之后,库存预警指数仍处高位运行。3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5.3%,环比下降8.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位于警戒线之上。流通协会方面表示,3月市场需求开始恢复,但库存预警指数同比呈上升趋势,仍然处于不景气区间。

3月,增值税下调政策及部分地区国五/国六车型切换导致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不佳。再加上经销商季度末为拿返利主动增加库存,经营压力仍然较大。

市场需求现好转4月经营状况仍不乐观

从库存预警分指数来看,库存指数、市场需求指数、平均日销量指数环比上升;从业人员指数、经营状况指数环比下降。郎学红表示,市场需求和日均销量有明显提升,然而由于经销商主动增加库存和增值税调整带来的消费者观望,使得经营状况并未出现好转。

从库存预警指数各分区表现来看,北区指数为51.3%,东区指数为55.4%,南区指数为57.4%,西区指数为60.8%。北区指数趋于预警线,当地经销商面临经营压力相对较低。品牌方面,进口&豪华品牌、合资品牌指数较上月有所下降;自主品牌指数则居高不下。郎学红表示,虽然库存预警指数整体较高,但是进口&豪华品牌已经接近临界值,品牌分化现象变得愈加明显。

整体来看,3月集客量、成交情况以及日均销量等主要指标均有好转迹象,然而这只是相对2月淡季而言。郎学红介绍,历经2018年的跌宕起伏后,经销商今年开始启动“熔断机制”,库存达到一定限额就不再增加进货量。“经销商有了严控机制,2019年全年的库存水平会比去年有所下降。”

通过分析3月市场情况,流通协会对4月车市做出预测。4月,增值税正式下调,大部分厂商虽积极响应政策,但经销商端实际成交价未变。再加上,部分地区7月开始实行国六标准,消费者存在观望情绪。此外,在经济压力下行的情况下,消费者大额支出谨慎,购车意愿不高。因此,流通协会预计4月市场将表现平淡,销量相比3月呈现下降趋势。

二手车连续两月增长全年10%无悬念

二手车方面,2月共销售80.73万辆,环比下降32.6%,同比增长1.68%;1-2月,二手车累计销售200.51万辆,同比增长1.15%。流通协会方面认为,相比去年12月的下滑,二手车今年连续两个月增长,说明市场正逐渐恢复。而增速较低,主要因素还在于整体消费信心不足。从宏观层面来看经济减速换档,从以往投资拉动逐渐向消费拉动转换,这个过程会产生一些不利因素;微观层面,整个汽车市场从去年到现在一直是负增长的状态,新车价格体系的波动,给整个二手车经营增加了难度。

今年1-2月,使用年限在3-6年的二手车交易量最多,占比42.55%;其次是3年内,占比为23.56%。同时,转籍流通比例也达到历史最高位,占比为30.41%。罗磊认为,“限迁”逐步取消的利好因素,使得二手车流通更为顺畅,也让7-10年以及10年以上车辆销售占比有所增加。

此外,新能源二手车也迎来良好开局。2月新能源二手车销售约0.7万辆,同比增长近80%,虽相比1月112%的增速有所下降,但整体增速依然较高。罗磊表示,新能源车个人用户相对较少,且车龄都比较短,这两个维度决定了新能源车二手车的供给不足。此外,新能源二手车需求也比较少,整体来看还处于萌芽状态。

“推动新能源二手车的增长,需要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建立市场体系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新能源二手车买卖双方达成正确认知,即快速迭代带来的高贬值;另一方面是建立买卖双方的市场机制,这就要求主管部门从顶层设计,形成新能源二手车的交易体系。

尽管二手车市场在今年前两个月遭遇低增长,但罗磊依然对其充满信心。“从过去十年汽车保有量来看,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10%,按照正常转化规律来看,新车5年后会转化为二手车,这为二手车增长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取消‘限迁’也盘活了二手车市场,因此只要经济没有太大变化,今年二手车增长率达到10%没有悬念。”

相关研究报告

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