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福田、南京金龙、珠海银隆子公司珠海广通、厦门金旅,在本批补贴领取车企中名列前茅,上述7家企业就占到了此次总补贴数额的52%。可以看出,无论是从获补金额还是从核定推广量来看,头部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差距正逐渐扩大。新能源汽车“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带来的结果正在不断凸显。
自2017年5月份至今,共计超过100家车企领取了国家补贴。其中,比亚迪累计获补108.62亿元,占到总额的17.40%;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宇通客车紧随其后,累计获补103.64亿元,占比16.61%。两家企业获补金额均突破百亿元,包揽了冠亚军席位。受益于客车的单车补贴金额昂贵,客车生产企业在补贴榜单中排位普遍靠前。排名第三的中通客车,累计获补46.68亿元;北汽、吉利则分列第四位和第五位,累计获补分别达31.76亿元和25.8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五家车企统计范围内获补金额约占到了补贴总金额的51%,我国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已趋于流向主流车企。
此外,安凯汽车、厦门金旅、江铃控股、金龙客车、东风系分列第六至第十位,获补金额分别为20.98亿元、20.70亿元、17.90亿元、17.84亿元和15.95亿元。而包括亚星客车、江淮汽车、北汽福田在内等8家车企获补金额在10亿元以上。统计范围内获补金额在1亿元-10亿元的企业有25家企业;1亿元以下的企业共有75家,占企业总数的63.56%。其中,1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有41家,1000万元以下的为34家。
在近日盛传的2019年政策事项中,出现了“补贴清算方面,或增加申报清算补贴的车辆规模要求,乘用车清算车辆或要求大于10000台,客车清算车辆或要求大于2000台,专用车清算车辆或要求大于2000台”的表述。补贴清算门槛必将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或将失去补贴清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