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四部委发布的调整补贴政策通知中对非私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里程达到规定标准后方能领取补贴。行驶里程的新要求将补贴清算的时点增设一道门槛,进一步加大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资金压力,滞兑多年的补贴款已成为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沉重而“无处言说”的财务负担。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企业本身需要现金流,否则融资难,进而还会影响银行股权再担保再抵押,层层叠加构成车企投资成本增加,也对上游电池等企业的运行带来一定的压力。尤其是造车新势力,尽管产销低补贴款有限,但由于没有传统车的现金流支撑,压力更大。目前国补滞兑、地补更是拖延,进一步加大了资金占压。
此外,补贴清算方式由预拨制度改为事后清算制,且该事后清算通知时间为1年2次,清算方式的改变亦延长公司新能源汽车补贴回款周期。目前,2017年度的补贴款,只统计了90.84亿元,其余款项预计将日后分批公示发放。而2018年的款项,各地的统计上报工作仍在进行当中。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中央补贴累计清算或发放近956亿元,车企垫付的资金规模更高达千亿元,如此规模的资金量最终产生的利息和财务费用已不容小觑。
补贴领取大户比亚迪在2018年上半年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高达573.69亿元,占其总资产比例29.99%。不出意外的是,据比亚迪方面表示,这即是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款资金回笼缓慢及对新能源汽车业务提供一定宽松的销售账期政策综合影响所致。北汽新能源同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4.55亿元及56.15亿元。截至2017年末,北汽蓝谷新能源汽车补贴组合高达40.10亿元,占其应收账款总额的62.70%。而在去年上半年,北汽蓝谷新能源汽车补贴组合攀升至71.22亿元,占到应收账款总额的8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