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运营的民航航空运输飞机共3615架,可提供空中上网服务的飞机仅约300架。反观国外,“美国80%的飞机能上网,欧洲的50%,而我国不到10%。”周宏表示,国内航司对空中互联服务之所以不够热心,是对以往空中WiFi的带宽、网速和成本并不满意,所以普及率还不高。
卫星通信系统,大大提升网速的同时,航司的运营成本也能大幅降低。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内民航主管部门正在大力推进空中互联事宜。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航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所有国内航空航司在2020年底完成空中接入互联网服务整体方案的60%,2022年力争覆盖全机队。今年的两会上,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冯正霖也表示,将在接下来的几年继续推广机上Wi-Fi技术。
也就是说,短短两年内,有超过2000架飞机将会安装机上Wi-Fi设备,三年后则翻番。以中国民航新增飞机规模来计算,料2022年机队规模会逼近5000架飞机左右。新增设备和系统的需求还只是一小块市场,中国民航运输旅客数量在2018年已经达6.1亿人次,如按人均飞行2.5小时计算,一年就有超过15亿小时的高空时间,谁能吸引这群高质量飞行旅客的空中时间,无疑就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市场。“地面上的互联市场这么大,空中却还没开始。这块市场的空间是难以想象的巨大,产业链的价值在万亿元以上。
一架飞机想要实现上网功能,除了安装相关的机载设备以外,还要有专门的卫星提供带宽。目前东航、南航、海航、厦航等国内航空公司大多选择Ku波段卫星来提供空中Wi-Fi服务,设备则主要选择美国松下航空电子公司作为卫星接入设备的供应商,松下也是目前机上WiFi市场上主要的设备和系统提供商,泰雷兹、霍尼韦尔、GEE和中国企业飞天联合等都是其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