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汽车行业开放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而汽车业仍是新一轮开放的重点领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部分第五条提出:“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大幅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金融、汽车等行业开放,一批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新设外资企业增长近70%。”
此次单独提出要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外资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压缩外资负面清单并不意味着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投资建厂的标准要降低,而是一种加大“对外开放”的举措。对于国内汽车企业来说,可加速提升自主车企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存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从2018年7月28日起,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2018年7月,特斯拉宣布在上海临港独资建立中国工厂,成为第一家在中国独自建厂的外国车企;10月,宝马集团和华晨集团联合宣布,将双方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的中外方股比,由50:50改变为25:75,华晨宝马由此成为我国汽车合资股比放开后第一个调整股比的汽车合资企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了汽车产业的对外开放。除了总结部分第五条外,在第八条“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也有两处内容明确提及汽车:一是在巩固外贸稳中向好势头的介绍中,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二是促进外商投资稳定增长,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
新能源汽车被多次提及。比如,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三部分“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其中,明确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