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集聚航运资源提升话语权

2019-03-06 01:05阅读:70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发展港口新业态和集聚航运资源,吸引上下游的企业落户港区,是国内大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关键词。广州港各类航运要素相对独立、分散,缺乏真正集聚的平台,集聚效应未得到明显发挥,导致国际国内影响力、竞争力有限。航运产业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了一系列航运要素,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集聚区功能规划,导致散落分布的航运要素尚未形成系统的集聚片区,要素之间的系统性联动不足,集聚效应不突出。

比如,目前广州港尚未形成以商务楼宇为代表的集聚载体,缺乏航运要素集聚区建设的商务环境保障及配套设施支持。对于已集聚的航运服务产业,则主要以传统航运服务产业为主,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集聚数量较少。尤其对航运金融、海事法律、海事教育研发、航运咨询与信息服务以及国际航运组织等总部性机构和功能性机构的培养、引进不足。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港口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对港口发展来说,集聚航运资源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个港口的国际地位不完全取决于吞吐量,集聚航运资源代表更多的话语权。吞吐量不代表一切,尤其对中转港来说,今天客户可以来新加坡港中转,明天可以去巴生港,或者科伦坡港、汉班托塔港中转,随时可以改变。

因此,发展新业态,打造更加完善的营商环境、提供全面的服务,吸引航运企业到此落户并发展各项业务,才能让广州港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响亮的名声。客户选港口时,不仅看硬件设施、处理效率和价格,软环境同样重要:当地政局是否稳定、税收政策是否吸引、通关效率是否够高、获得银行贷款是否便利、争议解决机制是否公平等,这些是由一系列服务和营商环境来组成的,而市场是用脚投票的。

在南沙自贸区政策的助力下,广州南沙港的口岸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也一直积极落实有效的口岸环境优化措施。比如,3月起南沙海关将试行周末及节假日货物常态化通关模式,扩大报关时间范围。相信这是广州港听取马士基等各方建议后,联动海关方面,为更好服务客户做出的积极举措。

但如果对标新加坡港等大港,广州港还有很大改善空间。以集聚物流资源为例,若想吸引更多物流企业落户,广州港不能局限于简单的进出口业务,口岸各部门的简政放权也要到位。口岸态度和政策是否开放很重要。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