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量的增长对港口服务和物流体系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家受访航运企业均对广东海丝研究院研究员表示,广州南沙港的周转效率比其他港口更高,广州南沙港能力出众,能提供高效稳定的码头服务,并在可持续发展上有非常广阔的空间。这对非常重要,对广州港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也十分重要。
从承接货物的物流体系看,要让货物以最经济、快捷的方式到达目的市场,必须发挥多种运输方式的优越性。目前,作为中转港,广州南沙港货物仍以水水中转为主,大船到南沙港码头卸下,按照货物目的地分类,拼装在接驳小船上,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港口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去往其他港口。珠三角港口以水水中转方式接驳是一大特点,南沙要一直发挥这个传统优势。
不过,广州港早已开始探索多式联运方案,在内陆铺设多个无水港办事处,其核心是把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将货源触角延伸至内陆地区,增加货量,强化枢纽地位。2018年1至11月,广州港海铁联运完成6.2万标箱,同比增长19.3%。2020年,疏港铁路即将完工,其将贯穿南沙港四个码头,货物到站后可直接进入码头进行作业。这将有利于整个泛珠地区的进一步开放,内陆到南沙的货源会越来越多。
从需求端看,物流企业同样需要多种物流解决方案。以韩国至重庆的货物为例,传统方案是江海联运,即从韩国海运到上海,再从上海沿长江运往重庆。但现在客户希望有更多路径,比如把货物从韩国海运到广州,再从广州走铁路去重庆,海铁联运还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