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货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货车行业生产企业多为大型企业,行业竞争主要集中于龙头企业之间,该类企业具有品牌、渠道、资金等方面优势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品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潜在的侵入者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如果让潜在的侵入者进入市场,就会与行业内企业争夺有限的资源和抢夺市场份额,势必导致企业利润减少,或危机企业的生存,所以行业内企业会对潜在的侵入者设立各种壁垒,尽可能的阻碍潜在侵入者进入市场,比较常见的壁垒有:品牌忠诚度如何,是否规模经济,是否有绝对成本优势,顾客转移成本高还是低,以及政府管制松紧情况等方面都是新进入者的壁垒。
(1)生产准入壁垒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对汽车行业实行生产准入管理,即取得公告后方能进行汽车的生产,其中对轿车生产准入的控制尤为严格。自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发布至今,仅有少数企业进入轿车生产领域。2009年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提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企业联合重组"的汽车产业总体发展原则,可以预期汽车行业准入壁垒将越来越高。
(2)资金壁垒
汽车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制造行业,整车平台的研发、车型的改款、生产线建设、品牌推广和营销渠道建设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按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汽车行业投资管理的规定:新建汽车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亿元人民币,其中自有资金不得低于8亿元人民币;新建车用发动机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15亿元人民币,其中自有资金不得低于5亿元人民币。
(3)技术壁垒
汽车产业从整车到零部件、从设计到生产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设计方面,整车设计包括整车外观、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电控系统、安全系统等部件设计和整体匹配性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汽车企业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团队规模和相关实验设备等提出很高要求;生产方面,汽车作为一个精密度很高的产品,对加工工艺、加工精度等要求很高,这不仅需要高精度的设备,更需要大量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生产工人。而且,随着世界各国对排放、安全、能耗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汽车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4)规模壁垒
由于汽车行业的初期需要巨额的研发费用和建设费用,且经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管理、营销费用以及采购成本,因此汽车行业规模效应较为明显,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实现规模经济,否则将难以获得盈利。我国汽车行业从快速发展至今仅有十多年的历史,行业尚处于扩容阶段,较为有利的宏观经济背景和汽车消费环境为行业内各类企业提供了快速发展壮大的机会和空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自主品牌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长足的发展。
(5)出口认证壁垒
海外市场已成为我国汽车企业重要的目标市场,而进口国出于环保、节能、安全的目的,往往直接或间接采取限制进口的"技术壁垒",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各类法规、指令、标准和认证等,这就对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资质认证提出了较高要求。
(6)管理壁垒
大规模的生产就要求以高水平的管理作为保证。在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对研发环节的管理、对生产环节的管理、对供应商的管理、对物流的管理、对经销商的管理、对员工的管理以及协调各环节之间的衔接等等,都需要科学有序的统筹安排。
综上,目前货车行业进入壁垒较高,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
相关研究报告
货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货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货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