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相继建成通车,使得大湾区内人员、物资流动更为便捷。今年,包括广州、东莞、惠州等在内的6个城市将在交通上继续加大投入,力促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的形成。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铁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广州将推进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中珠澳高铁等项目,加快建设深中通道、南中特大桥、莲花山过江通道等重大项目,推动广州地铁线网向佛山等周边城市延伸;东莞今年将开通穗莞深城轨,力推与广州、深圳7条城市轨道的连通,尽快打通与周边城市的断头路,构建对接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深圳将强化国际航空枢纽辐射功能,加快第三跑道等规划建设,新增5个以上国际通航城市,加快建设一流的空港经济区。
此外,广东还将新增一项重大跨海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后,将与已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黄埔大桥,建设中的虎门二桥、深中通道,以及正在进行前期筹建的莲花山过江通道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跨江通道。交通是大湾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相对容易推进,比较有操作性,以此为突破口容易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局面。
目前大湾区内的交通还远远不够,特别是骨干交通。城际轨道仍在起步阶段,城市之间还有很多断头路没有连通等,这些阻碍大湾区一体化的问题都还需要解决。中国在基建方面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此外固定资产投资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这将推动大湾区GDP的增长。在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五个战略定位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