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条正在变得更加完整

2019-01-25 08:50阅读:88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从早期的材料研制,到卫星的设计制造,再到火箭的研制发射,以及最终卫星在轨运营与商业化应用,商业航天产业链上各个核心环节,国内都有相关企业在2018年迎来萌芽和生长。其中,正在萌芽阶段的中国民营航空火箭,进展最为迅速,2018年全年进行了多次试射。

2018年,由零壹空间研发的两枚商业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分别于5月和9月成功点火升空;9月,星际荣耀成功发射双曲线-1Z固体亚轨道火箭;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航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枚民营航空航天商业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但所搭载卫星未能入轨。

另外,2018年底,蓝箭航天在湖州的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工程交付使用。这是国内首个民营火箭和发动机生产制造基地,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民营火箭制造工厂。而在卫星领域,作为商业卫星的主体,微纳卫星的成本和技术门槛的降低,使之已经进入业务服务阶段,产业化、商业化发展成为可能。

近年来,上市公司欧比特的“珠海一号”、九天微星的“少年星一号”、微纳星空的“微纳一号”等卫星先后“上天”。2018年1月,我国长征十一号火箭“一箭六星”发射成功。这次发射采取了“2主星+4立方星”的组合发射方式,6颗卫星来自4家用户,是我国第一次纯商业用途的火箭发射。

当“民间队”卫星应用还处在试验阶段,“国家队”在卫星商业应用的布局已进入落地阶段。2018年12月,航天科技集团的商业航天项目“鸿雁”星座首颗卫星发射,未来将由数百颗低轨卫星和全球数据业务处理中心组成。

2018年11月,目前中国研发纳卫星(通常指质量小于10公斤、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60颗,在全世界只占了2.7%。未来五年,全球将至少有2600颗微纳卫星发射成功。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