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承运即无需挂靠车辆,也能拥有运输资质去承接上游企业发布的运输任务。随着互联网“基因”在行业的渗透,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的物流平台,为运输成本的降低提供了可能,让无车承运正式走上物流发展舞台。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无车承运人的特点是无车和轻资产,本质和核心是承运人,可以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链,促进资产与经营的有效分离。无车承运人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加管理密集型企业,有天然的平台经济特征、轻资产运作,有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赔付能力,并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除了可以利用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优化整个作业流程与组织,实现要素数字化、业务在线化和管理透明化之外,李彦林指出,无车承运人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意义在于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政府直接面向企业的治理模式,而且形成了一个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企业的有效的行业治理模式。
尽管无车承运人的相关管理办法还在完善中,对于无车承运人会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应当承担全程的运输责任和风险,从而与信息撮合平台区别开来,这也和网约车管理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无车承运平台是准入许可,而信息撮合平台更多的是备案管理。对于无车承运的准入,可能会更加宽松一点,但是对于线上服务能力还是会有一定要求。同时由于无车承运的特点之一是要动态接入,因此省级交通主管部门会进行省域内无车承运人的监测,同时监测数据也会上传到交通运输部里的网络信息交互系统。
交通运输部最早在2016年10月正式启动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首批推出48个试点企业,第二批推出了283个试点企业。2018年4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试点运行监测评估,优化无车承运人外部发展环境,推动完善相关税收保险政策。
目前还在试点的229家企业,2017年累计整合社会零散运力近45万辆,与传统运输模式相比,车辆里程利用率提高50%,交易成本降低6%-8%,司机月收入增加30%-40%,等货时间由2-3天降低到几个小时。从货运业务量上来看,试点企业每个季度基本上都可以保持40%-50%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