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我国将在特定区域的公共服务用车领域实现小规模运营,运营规模为5000辆;到2025年,城市私人用车、公共服务用车城市领域实现大批量应用,规模为5万辆;到2030年,在私人乘用车、大型商用车领域实现大规模化商业推广,规模为百万辆。
根据当前氢燃料电池技术水平和应用推广情况,到2020年,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氢燃料汽车的应用推广量将超过预期的5000辆。不仅如此,在即将于明年下半年启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O版本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2020年和2025年的推广应用规模分别在现有目标基础上进行了提升。
此外,加氢站的建设也在加速。根据12月20日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年度评估报告2018》,2015年前,我国只有3座加氢站,到2017年已有13座加氢站投入运营。目前,国内在建的加氢站超过20座,已注册的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超过200家。据欧阳明高预计,2030年,国内将实现千座加氢站。
不过,虽然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加氢站成本问题一直是掣肘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加氢站,启动资金起步价就达100万元,对于企业而言,加氢站的网点建设亦要不小的成本。与传统燃油车的能源配套设施相似,氢能在氢燃料电池车上的使用要经过制氢、储氢、运氢和加氢等步骤。虽然中国在制氢环节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但由于氢燃料电池技术商业化起步较晚,依然面临制氢、储氢、运氢和加氢技术不完善、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也导致了加氢难。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已经具备基础,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安全的氢能、加氢站和储氢罐技术标准,提升检测能力,尽快破除制约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标准检测障碍和市场准入壁垒,加强和完善氢能生产、储运和供销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