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的连年退坡显而易见。2014年和2015年的补贴额度相比2013年下降幅度分别为5%和10%。但2016年国补加地补贴共计11万元的250公里续航车型,到2018年额度下滑过半,仅可获得5万元左右的补贴。
按照明年主流车型400公里至500公里续航计算,150wh/kg的能量密度,25%以上的能耗系数,补贴系数均为1倍,结果是国补额度下降25%。假设这部分全部由电池承担,三元电池价格大约需下降0.25元至0.3元/wh至1元/wh(含税)。
这个调整的门槛不可谓不高。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补贴政策不应该频繁调整,技术条件调整以后,所有配套实验的验证过程都要重做,不但费时费力,还会造成配套产品的断档。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变化,大概率会让新能源车企将成本压力向议价能力较弱的动力电池制造商转移。
由于政策的摇摆不定,业界不断呼吁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要力求稳定。现在公司的状态是,前半年根据上一年政策搞制造,中间腾出三个月卖车,然后继续等政策变部署。虽然取消补贴是行业共识,但企业从研发、生产、销售是一个过程,政策还是应具有稳定性。
政府对于补贴政策应言而有信。“企业的产品规划是根据市场条件作出的,包括市场所需求的技术水平、补贴的额度、可能的成本和售价。补贴额度频发且大幅改变,会打乱企业节奏,进而影响产品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