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分别批复了《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规划(2018-2023年)》和《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的调整规划(2017-2022年)》,其中上海三期规划包括6个地铁项目以及3个市域轨道项目;杭州则调整增加了3号线、5号线的投资额度并新增一条机场轨道快线项目,两地新增的投资项目金额预计将会超过3500亿元—加上12月批复的《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5-2019年)调整》项目,这是发改委在12月份批复的第三个城市地下铁路轨道交通规划。
这次批复的规划量级比较大;其次,批复原则是经济发展地区,相对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可控,未来有一定偿还能力。这个时候密集批复,是为了对抗经济下滑所带来的风险,做一些对冲,可视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方面。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铁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要加大城际交通、物流、铁路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原来的发展思路一直是经济下行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
特别是高铁、高速公路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但这样容易造成地方巨额债务,形成金融风险。大都市区内的通勤铁路不仅能够缓解特大城市在人口、交通、环境、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还能够在沿线形成多个中小城市,容纳更多的外来人口,在更大空间范围实现更高水平的集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