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一份公告称,中航工业旗下的幸福航空控股有限公司拟转让其持有的幸福奥凯航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4%股权。早在2016年,奥凯航空将其支线航空业务(新舟60机队)合并至幸福航空,组建新的幸福航空,这家新公司正是幸福奥凯的全资子公司。这也意味着,幸福奥凯旗下的主要资产,就是合并后的幸福航空。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航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幸福奥凯由幸福航空控股有限公司、奥凯航空、北京幸福众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方出资,三家分别持有48%、46%和6%的股份。目前幸福航空控股有限公司和奥凯航空已经分别将幸福奥凯的24%和41%的股权,转让给了来自西安的国资联合体西安航空航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成为幸福奥凯的控股股东,持股65%。
中航工业和奥凯的股权则分别被稀释到24%和5%。剩下的6%仍由北京幸福众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后者为幸福航空管理团队持股。幸福奥凯2017年营业收入为3.95亿元,营业利润为-2.23亿元,净利润为-2.22亿元。据交易所的公告披露,幸福航空目前之所以亏损状态是因其运营航线为支线、机型为新舟60,运营成本高且支线航空受高铁冲击影响等导致经营亏损。
回看2004年到2006年那一轮飞上天空的民营航空公司,除了基地位于上海、已经上市的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东星航空、翡翠航空已经注销,鹰联航空则早已由国资控股,变身成都航空。随后,海航系的乌鲁木齐航空也宣布将获乌鲁木齐政府注资,变身国资控股,近日,海航系另一家航司也将获得政府增资至控股。
近年来多家航空公司易主,主要由于民航业是一个资源壁垒和规模壁垒双高的行业,对于中小航司来说,资源不足、规模有限,运营压力大、要想赚钱并不容易,而一旦等来进入油价高、汇率贬或是市场需求乏力的下行周期,兼并重组也将是发展的必然。最近的并购重组既有航司自身不赚钱的原因,也有股东缺钱的考虑,如果此轮经济行情持续,可能会有更多的航司主动参与或被动参与此轮并购重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