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几乎与德国汽车同步踏入中国市场的法国汽车,曾受消费者热捧,雪铁龙品牌成为首批在华销售的海外汽车品牌之一。当时,神龙富康遍布大街小巷,与大众桑坦纳不分伯仲。
在2014年,中国首次超过法国成为PSA全球第一大市场,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汽车销量总计达到73.4万辆。但此后,法系车开始走下坡路。据乘联会提供数据显示,去年,雪铁龙、标致、DS和雷诺品牌在华的销量之和,不及大众的六分之一。今年,法系车这四大品牌的销量仍在下滑,其中DS品牌10月销量下降到200多辆,前10月累计销量仅3000辆左右,同比下滑42.25%。在惨淡的市场表现下,DS多次被舆论认为将退出中国市场。
为何几乎法系车与大众几乎同一时间进入中国市场,如今却走出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行业内普遍的看法是,法系车的销量下滑是因为其产品并不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事实上,车企的造车理念与这个国家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德国严谨,日本有工匠精神,而法国人追求浪漫和时尚,懂得享受,反映在法系车上,就是外观和内饰设计比较另类,不太主流。
当然,文化的差异仅仅是部分原因,更多要看企业在战略和产品层面如何去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在中国市场,我们与日系、德系对抗是一直存在的。
所依靠的就是产品的质量以及汽车残值的保护,同时也要对中国消费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我们需要在中国市场上有长远的发展,而维持长期发展愿景,最好方法就是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和提高车辆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