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发展,共享出行市场的培养也已有初步成果。60%的受访者表示过去两年增加了出行的频率,而这种增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共享出行为代表的新型出行服务的普及。在此背景下,众多车企开始启动或试点各自的共享汽车出行业务。例如,戴姆勒推出了Car2Go,宝马启动了ReachNow,上汽集团打造了分时租赁公司EVCARD,北汽新能源推出了轻享出行等。
未来,我国分时租赁的市场容量或达2000万辆。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面对共享汽车这个巨大风口,未来将有一批企业崛起。值得注意的是,车企用来做共享出行的车型大多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如,EVCARD投入运营的车辆主要为荣威ERX5。共享出行已成为车企输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由于存在续航里程较短、充电不方便等客观问题,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型,相比起日常家用,反而更适合“共享出行”概念。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共享汽车行业仍未出现清晰的盈利模式。资金投入大、缺乏成熟的运维服务体系等问题始终困扰着行业发展。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车企摒弃单打独斗,选择抱团取暖。可以看到的是,除了福特和众泰,连戴姆勒和宝马集团也选择携手成立合资公司,将双方涉及的共享出行业务进行整合,以共同对抗优步等出行平台公司。
通过与不同的企业合作,整车厂能获取大量消费者数据,通过更详尽的消费者画像,汽车制造商能更全面地了解消费者的出行场景与行为。鉴于此,他们需要建立联盟,以提供基于消费者地理位置的精准营销以及其他创新服务或产品,拓展自身在出行生态圈内的角色,最终提高收入和利润。共享出行领域已进入整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