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转入持久战

2018-11-15 10:21阅读:66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未来主机厂的运营生存模式将以合作为主。如果单打独斗,仅靠线下的辆投放和自身的推广很难在市场获得关注,而与互联网公司的结合将是未来共享业务的主流。如宝马投资移动拼车应用Scoop、打车服务公司Summon、车队管理软件公司RideCell、泊车点定位服务公司Zirx、简化公共交通系统服务公司Moovit等等一串公司;丰田则投资了Uber、大众投资了Gett、通用投资了Lyft。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共享汽车目前难盈利,费用完全不能打平成本。尽管有预测共享汽车会是个大市场,如果最终要打出规模,那必将是一场比共享单车投入更大的消耗战。目前国内有证无车的人群高达2.5亿人次,且每年新增拿证人数平均3000万人,相比于美国80%的人车保有量,中国市场甚至还不足20%。这一背景下,决定了共享模式的生存空间。

共享汽车有着一些有别于其他互联网产品运营的特性,即重资产、重运营、初期起步难、每个城市的情况都不同。正因如此,与共享单车领域巨头分食市场不同,共享汽车领域暂未出现体量庞大的企业,反而呈百家齐放之态。一城接一城的循序布局,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消费水平以及交通状况,最终决定了差异化的运营策略。

截至目前已有数百家企业进入市场,同时结合着自身优势深耕共享汽车领域。它们根据不同用车场景需求打造出了不同的业务模式,其中有以全国布局作为发展目标的GoFun、TOGO途歌,有从农村作为切入的京鱼出行,有主打旅游城市用车服务的小明出行,专注C2N模式入局的嗒程出行。

这种模式尽管费时费力,犹如一场持久战但优势在于每一城复制成功经验的同时,如果哪一城出现了决策失误乃至被迫退出市场,也不至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规避了系统性崩盘的风险。

共享汽车的竞争,更像是一场围棋博弈,既需要考虑局部战役的成败,更应站在全局考虑。搭建竞争力的护城河并不意味着简单粗暴的投放车辆,扩大补贴以及更大规模的营销,而在于业务模式上的创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