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车市没有出现期待的“金九”。据乘联会数据,9月国产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90.5万辆,同比下滑13.2%;1~9月国产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617.9万辆,同比下滑0.6%。这也是继7、8月以来,中国乘用车市场连续第三个月下跌。车市下滑与经济结构性变化有关,比如全社会资金总量的紧张、基本建设投资的缩小、居民收入下降等。
受国六标准即将推出的影响,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不少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处于持币观望状态。车市销量不佳,汽车经销商的经营状况也受到影响。徐长明用数据描述了当前汽车经销商的情况:从保险数据来看,1~2月处于基本的正常状态,3~5月是零增长,从6月开始出现了9.2%的负增长,此后到9月负增长的程度越来越深。9月终端的保险数据同比下降到了15%。而从全口径批发角度来看,8~10月才开始出现比较深的负增长,保险数据和全口径批发数据是不匹配的,背后的原因可能就是经销商的库存在不断增加。
从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看,2018年9月我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82,同比上升50%,环比上升10%。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9%,环比上升6.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0.2个百分点。结合此前数据,前9个月,单月我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虽有所变化,但均处于警戒线之上,创下近三年以来的历史最高。
一般而言,汽车库存系数在0.8~1.2属于合理范围;如果大于1.5,这意味着库存达到警戒水平;大于2.5,则意味着库存已经过高,经销商经营风险很大。从部分上市的经销商集团财报来看,2018年上半年,正通汽车的账面存货金额为40.21亿元,平均库存周转天数约44.4天,较上年同期增加3.8天;永达汽车的公司账面存货金额约71.42亿元,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54.2天,较上年同期延长了6.8天;和谐汽车上半年账面存货金额14.31亿元,同比增长14.3%。
对经销商来说,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结束,面对汽车库存系数连续超标,经销商承受的经营压力陡增。所以今年也出现了不少汽车经销商退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