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地方政策正在点燃国内车企押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热情,但加氢站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氢燃料成本居高不下、核心技术难以突破、技术标准以及检测体系滞后等问题尚需解决。与传统燃油车的能源配套设施相似,氢能在氢燃料电池车上的使用要经过制氢、储氢、运氢和加氢等步骤。虽然中国在制氢环节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但由于氢燃料电池技术商业化起步较晚,依然面临制氢、储氢、运氢和加氢技术不完善、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也导致了加氢难。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氢燃料电池汽车压力为70兆帕,但加氢站使用的压力是35兆帕,所以加氢非常困难,目前只能用做开发的设备来给汽车加氢,这个非常麻烦。目前我国加氢站仍无法按照国际标准实现3~5分钟快速加氢,达不到商业化运营标准;压缩机、加氢机等关键设备选型追求低价,无法满足长期可靠的运营要求,同时,加氢站的高昂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
除了加氢难,膜和催化剂这两大关键技术还未实现突破,也是阻碍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重要因素。在技术方面,有部分的材料器件、双极板、膜等还要依赖国外的技术。在低温启动方面,目前维持在零下20度左右,但现代、丰田、本田已经实现零下30度储存和启动的水平,我们的电池寿命与国外技术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同时,铂金作为氢燃料电池的催化剂的产量低且价格昂贵,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铂金用量无法降低。此外,包括用来压缩气体的空压机、测量气体泄漏的氢气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尚未实现技术突破。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氢气的使用价格。上海安亭这个加氢站氢气是70到80块钱一公斤,可供一辆小轿车运行100公里,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更不用说和电动车相比,这是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