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近日,有传闻称继宝马突破股比限制增持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的股份后,福特可能会成为第二家增持合资公司股比的跨国汽车公司。福特正在同长安围绕增持长安福特股比进行磋商,福特方面或许会考虑以新车投放作为筹码。“福特即便有增持合资公司持股比例的意愿,此时也不是最佳时机,现在,福特全球业务表现不佳,在中国市场下滑较快,此时增持长安福特股份可能会让其在中国市场面对更大的风险。”

福特全球业绩快速下滑
由于美国和中国市场销售放缓,福特汽车第三季度净利润下降37%。7~9月,福特实现利润9.91亿美元,收入增长3%至376.7亿美元。该公司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30~1.50美元,新的关税政策将使公司损失约10亿美元。在损失的10亿美元中,6亿美元是由于商品成本增加,主要是由于美国对进口钢材和铝征收关税。另外2亿美元来自中国对美国汽车征收的关税,其余部分来自取消此前制定的生产计划而产生的成本,福特曾计划在中国生产小型车,并出口到美国,此计划现在被迫叫停。
由于成本上升以及欧洲和中国业务的恶化,到2020年以前,该公司不会达到此前公布的8%的税前利润率目标。税前利润达到20亿美元。由于市场继续从轿车转移,利润更高的SUV和卡车成为福特的主要利润支柱。今年前三季度,福特在美国的销量下降了2.4%。福特在南美洲的税前亏损为1.52亿美元,欧洲为2.45亿美元,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为2.08亿美元。福特的自动驾驶汽车和移动出行服务业务亏损1.96亿美元。好在其中东和非洲业务以及金融服务部门实现了一定利润。
战略失误让福特陷入被动
在过去12年里,福特经历了大起大落,在死亡线挣扎后,痛苦瘦身终于恢复元气,却因战略失误如今再次陷入困境。
2006年,福特亏损127亿美元。其后,福特不得不将当年收入囊中的豪华车品牌阿斯顿·马丁、捷豹路虎、沃尔沃相继卖掉以变现。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跨国汽车公司进入艰难时期,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福特汽车同样垂死挣扎,穆拉利出任福特CEO以后,推行一个福特战略,经过几年的努力,福特恢复了士气,主业也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而回暖。2012年,马克·菲尔兹从穆拉利手中接过帅印,作为穆拉利认可的福特CEO,马克·菲尔兹志得意满。
在穆拉利的带领下,福特强势回归,菲尔兹上台后,一直希望突破穆拉利的高度。他积极推动福特转型,从一家“传统的汽车制造公司转变为移动及出行服务供应商“。2015年,菲尔兹推出“福特智能移动计划”,在自动驾驶、出行和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其中包括以10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公司ArgoAI等一系列动作。在前瞻领域过于冒进的菲尔兹不顾华尔街的警告,坚持己见,导致福特传统汽车业务在短短几年间急转直下。2016年,福特全球利润同比下滑。2017,福特税前利润下滑近两成。
过去几年,由于美国经济增速强劲,SUV和皮卡市场火爆,福特北美表现较好。但是美国一些经销商早有抱怨,称福特旗下一些车型,仍然停留在2011款,至今未变。
福特的中国困境
今年上半年,长安福特累计销量为22.7万辆,同比大降38.9%。福特方面的数据显示,9月在华销量同比下滑43%。其中,长安福特汽车同比下跌55%;江铃汽车销售同比下跌15%;进口福特汽车销售环比下跌16%。
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来自多方面。第一,车型阵容陈旧的问题,这与福特在北美的状况如出一辙。当前,自主品牌的品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AI智能大行其道,市场新品倍出,福特过去一年鲜有新车性推出,产品阵容老化,品牌影响力下滑。
第二,福特中国合资公司长安福特的产品投诉偏高,暴露出长安福特,或者说福特品牌在华的服务、管理或者制造水准可能出现了问题。
第三,高管变动频繁,经营战略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不够,公司士气和企业文化受到消极影响。
2008年3月,葛致诺接替福特中国首任CEO程美玮后,福特中国陷入高层动荡状态。2010年11月1日,福特亚太和非洲地区的副总裁韩瑞麒(JoeHinrichs)接替葛致诺成为福特中国的CEO
2011年9月,福特任命当时60岁的DavidSchoch为福特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接替韩瑞麒兼任中国区CEO近一年的局面。2012年到2016年,罗礼祥接管福特中国。2016年6月,萧达伟再次接棒。2017年5月,PeterFleet接替萧达伟,同年9月1日,罗冠宏接任。2018年1月,罗冠宏辞职。从过去10年任职最长的罗礼祥到任职只有4个月的罗冠宏,能看出福特总部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无奈和急迫。
福特展开自救
在业绩大幅下滑和华尔街投资者的巨大压力下,福特正在采取行动。福特可能会在全球推出一个裁员计划。华尔街投资者一直督促福特,能够针对其所说的110亿美元的成本削减计划公布更多细节。
北美尚且有产品组合陈旧的问题,中国又如何?
2019年,福特会在中国推出新车型。最近,在中国,福特还任命了新的CEO,故技重施,希望通过换人来实现业务大改观。福特在中国的困境,和福特在总部的经营决策息息相关,又互相牵制。此次任命新CEO的同时,福特将中国全面升级为独立业务单元,直接向公司全球总部汇报,这才是福特目前针对中国市场采取的行动中,最大的看点。”如此看来,福特增持合资公司的传闻可能只是福特改革大幕过程中的一味佐料。
相关研究报告
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