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是高大上的特斯拉,另一端是以中短途为代表的小型电动汽车。在三四五线城市推广小型纯电动车,抓住“哑铃”的另一端,恰恰符合后补贴时代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规律:成本低,而无需补贴支持,补贴退坡后,也不太可能吸引合资电动车企和传统高速车企进入;不追求高续航和高比能,安全性相对容易保证。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小型电动汽车在控制成本方面有天然的优势。补贴退了以后,就算(电池容量)1度电的成本是1000块,续航里程200公里的大型车肯定要三四十度电,成本很高,小型车可能只需要两万块钱的成本,优势更明显了。此外,尽管根据领途的产品规划,第一款产品K-ONE两个版本的综合续航分别为310公里和405公里,并不逊色于目前的主流小型电动车,但不依赖补贴是否也意味着,领途不会一味追求续航里程,将更专注于城市交通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小型电动车不再追求产品续航里程的发展模式,对于充电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充电设施便捷,在一般的城市代步,续航里程一两百公里就够了。续航里程下降,电动车的重量和价格就跟着下降,竞争性更强。但不确定性在于,汽车制造行业和充电行业不见得是齐头并进的,充电设施完善的速度很难预测。
正是考虑到充电的便捷性,领途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策略,先发力三到五线城市。目前国内充电桩基本上在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布局基本上围绕商业中心等等来布置的,其实和市民的日常使用有脱节,每个企业都在处理自己的商业模式,不便于使用。三五线相对来说充电环境更宽裕,对充电场景的要求更低,比如说小区停车位比大城市要富裕地多。
但是在三至五线城市的市内交通方面,小型电动车是否会与低速电动车狭路相逢、直接竞争?尽管一直处于政策的灰色地带,但低速电动车凭借其经济、便捷的特点,在三、四线城市“野蛮生长”,公开资料显示,去年仅山东省低速电动车的产销量就达到了75.64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