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国的氢能源汽车产业也并非完全从零开始。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上汽集团、比亚迪、宇通客车等多家自主品牌车企涉足氢燃料技术领域。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车的保有量约有一千多辆,增速明显,主要在物流车领域。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今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力度,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省级财政补贴资金中的30%用于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在此之前,上海、苏州、佛山、武汉等地也已出台了扶持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
可以看到,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产业政策层面,我国在氢燃料汽车领域已迈出发展的脚步。“近年来,我国也在加强对氢能的战略布局,多部门已经出台支持氢能和燃料电池发展的措施,部分地区开始布局和发展氢能产业。”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学颖认为,由于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政策法规、技术标准还有待完善,认证和监管体系还不健全,技术和装备还有待突破,所以整体来讲,我国氢能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目前,我国燃料电池堆还主要集中在中低功率范围,低温性能、功率密度与国际水平存在较明显差距。此外,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价格远高于纯电动汽车,更无法和传统燃油车竞争,所以氢燃料使用的经济性尚未充分体现。为支持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我国在科技专项、创新工程等领域进行了重点布局,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上也给予了氢燃料电池车特殊优惠。氢燃料电池车已经迎来了可期的商业化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