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趋势良好,总量规模不断提升。目前,铁水联运服务网络范围更加广泛,据统计,沿海及内河港口共开行集装箱班列线路达到322条,国内集装箱班列线路基本覆盖除西藏外全国主要省区。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集装箱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行业各方对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关注。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示范项目的开展不断引导各方企业参与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发展。很多航运企业积极尝试整合航运、港口、拖车、驳船、铁路、仓储中心、电商平台等物流环节及各类资源,探索覆盖“门到门”全程供应链服务能力。
2014年10月,上海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谷物流)成功开通大连、营口至东北三省的铁路集装箱“大列”,成为国内开通集装箱专列仅有的三家企业之一。目前,中谷物流集装箱铁路快线已通达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以标准化的集装箱为载体,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依托,为工农商贸提供绿色环保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的门到门物流服务商,是现今很多航企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货运量不断扩大,今年前8个月全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同比增幅进一步提高到32%。铁水联运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也进一步加强,15个沿海及内河港口开行国际班列线路44条,形成了“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在港口的有机衔接。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创新,在全程物流供应链服务以及商品汽车、冷链物流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已经形成了政企合力推进、市场广泛参与、能力不断提升、功能逐步完善的发展局面。
在取得显著发展成绩的同时,一些老问题和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也同时存在。信息互联互通水平仍亟待提升、基础设施在某些港口仍衔接不畅、能够提供全国性网络化服务的经营主体仍十分缺乏、铁水联运全程运输成本和时效仍无明显优势等老问题,以及新时期新出现的缺乏全国性统筹规划、同质竞争激烈等新问题同时存在,不利于集装箱铁水联运的优势发挥、效率提升、创新发展,仍制约着集装箱铁水联运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