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多重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包括免车船税、免购置税、购车享受补贴以及比燃油车多5%的贷款比例等,“双积分”的推动也是新能源车未来几年将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自主车企正在加快战略调整,把新能源汽车视为重要板块。经过多年努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销量冠军,并且自今年7月起已经连续两月超过其燃油车的销量。北汽和长安正在加速推进新能源化战略,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近日在北汽六十周年庆典上称,要以全面新能源化为方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全面深化开放合作,2020年要全面实现能源化的目标。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长安则宣布2025年全面禁售燃油汽车,未来将在新能源领域投资1000亿。而吉利也推出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到2020年,吉利90%的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发力较晚的长城汽车也在今年明显加快了步伐,长城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在2025年前,长城还将推出包括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共计12款产品。
而由于双积分等政策影响,合资车也已开始加快新能源车布局。东风日产以前不久上市的轩逸·纯电为起点,计划未来3年内将导入日产技术,并力争在3年内实现电动化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还有广汽三菱、广汽丰田导入广汽传祺GS4PHEV为原型的新能源车,也是新能源市场的一种新打法。此外,还有长安福特、上汽通用别克等合资品牌也都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车型。
目前,国外车企还没有真正有效地推动新能源车,但并不代表它们技术不行,我们和它们在技术上的差距还是有的。合资品牌规划基本都是在2020年以后再大规模导入,这也是基于政策的稳定性来做出的决定,希望尘埃落定以后再做规划。
中国新能源汽车体量之大主要是补贴政策导向,企业的产品布局也是围绕政策展开的。“这是没有商业逻辑的,企业只盯着短期利益进行产品研发,推出的大多都是满足最低标准的产品。今年6月份,补贴新政正式实施,一些低续航里程的车型很快就被淘汰掉了,这也导致了6、7月份新能源汽车环比下滑。一些企业甚至成立自己的租车公司,自产自销以套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