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这五年,中西部城市渴望触摸世界、登上全球舞台的渴望从未这般强烈。如今,当“陆权渐盛”之时,内陆城市找到了一条开放的有效、快捷的铁路“生命线”,那就是中欧班列。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铁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成都今年的第1000列国际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年度1000列的“小目标”较去年相比,提前3个月实现。而当时间回溯到上个月,第10000列中欧班列顺利开出,“万列大关”就这样在短短几年内被轻松突破。而像成都等中欧班列发展较为领先的地区,已经从稳态开行发展成为了常态开行。
如今,全国中欧班列大面积开行的情况下,未来如何进一步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转向市场化运行,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需要我们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中欧班列不断用行动证明着它是一种“经济的”运输手段,而如何将这种“经济的”运输手段演变成一种由“运输”带来的经济形态,也许是未来需要讨论的方向。9月21日,作为西博会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届“蓉欧+”中欧班列(成都)国际高峰论坛暨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会开幕。国内外数百位物流贸易界的“大腕儿”共聚成都青白江,共同讨论未来的中欧班列将何去何从,又将在新阶段把怎样的面貌展示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