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车险自主定价改革试点确定。首批试点为广西、陕西、青海三省区,各家保险公司可以自行确定自主系数调整范围。随后试点改革工作逐步提速,9月中旬,商业车险自主定价改革新产品系统将正式上线,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被批准在试点地区开展业务。截至目前,已有人保、太保、平安、天安财险、都邦财险、北部湾、阳光等多家财产险公司陆续开展业务。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商业车险自主定价改革试点将给广大车主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权更广,公司自主定价,同一辆车在不同公司定价不同,消费者选择空间大;风险和价格更加匹配,“风险越低,价格越低”的效应将凸显;消费者保障水平更高,同等保费条件下,消费者或可享受更高的保障额度和服务。这是商车费改让利于消费者的体现,然而对于保险公司和整个行业而言,则意味着“技术含量更高”的竞争。
在费改前,由于自主定价空间较窄,车险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各家公司仅依靠出险次数区分好坏业务,普遍没有精准定价的概念;费改后,精准定价成为绕不过去的话题,各家公司自主开发或引入咨询自主定价体系。原有模式下,车险作为财产险最重要的一部分,多年来保险公司为了抢夺市场不惜牺牲利润,全行业深陷费用战之中。根据上市公司今年半年报中披露的数据,平安财产险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增加61.6%,占保费收入比例同比上升6.3个百分点至21.7%;太保财产险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增加57%,占保险收入比例同比增长5.7个百分点至21.5%。
大公司可以走规模化路线,但是中小公司无力加入这样的竞争。整个行业可能会进入新一轮洗牌。“白菜价”车险保单后费用连快递费都不够,没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