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召回和质保的相关问题,是SEC对汽车业公司的关注重点之一。从监管理念上说,类似召回、质保这样对收入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以及其他可能会对收入产生影响的因素,上市公司都应当及时充分披露。具体而言,SEC会关注车企召回及质保准备金在一段时间内的趋势,车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召回及质保准备金,并要充分披露。其实,发生召回事件或大规模质量问题,对车企的影响较大,在未发生召回事件时,车企应当对此有所准备。
2017年,SEC曾就召回相关问题,对明星车企特斯拉发出过意见信,要求公司披露2015年和2016年以及近期涉及的5.3万台车辆的召回,采取何种会计处理政策。这些产品召回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实质性影响。特斯拉进一步解释,预计未来一年内发生的召回质保准备金,在应计负债和其他负债中归类为当期,而剩余金额已在其他长期负债中归类为长期。
一旦被美国SEC发出过意见信,公司很容易被持续关注,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汽车行业公司也不例外。一般而言,市值大、影响力大的公司一直都更受关注,福特、通用、丰田、本田等大型车企收到的意见信也更多一些。仍以特斯拉为例,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共收到SEC六封意见信,涉及85个问题,包括流动性、经营性现金流、并购相关问题、内华达超级工厂相关问题、要求补充财务数据及提示风险等。近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自行宣布计划将特斯拉私有化但随后又宣布终止,特斯拉再次受到SEC的特别关注,马斯克更是被传唤要求说明情况。早在2013年4月,SEC就开始关注诸如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有关上市公司信息发布的情况,并不断通过各种案例监管予以规范。
主要汽车公司平均收到意见信数量远远超过普通企业。普华永道统计显示,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75家代表性工业公司收到800多封意见信,其中工业制造、化学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公司分别收到193封、189封和159封,远远超过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