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年底,湖北省第一条建有服务设施、人文景观的生态旅游景观路——神(农架)宜(昌)公路通车,打响了“路景交融,自然‘神宜’”品牌,拉开了湖北省建设“功能完善、路景交融、宜驾宜旅、路地共赢”高品质公路的序幕。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公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利用公路建设闲置土地建设的苏家河自驾游驿站,由政府组织协调,公路管理部门、村委会、企业共同投资,游客可观景、休憩、购物,也为当地农产品售卖提供了渠道,增加了贫困山区农民的收入,成为扶贫攻坚的新路径,也是公路提升社会服务功能的新窗口。
州政府主导绿色生态旅游公路建设并出台《恩施州绿色生态旅游公路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县(市)政府统筹协调沿线乡镇、交通、国土、林业等部门的职责和资源,共建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发挥引导作用。丹江口市316省道碧水连天服务区,由当地政府牵头,国土部门和沿线乡镇负责征地,林业部门负责绿化,旅游部门负责旅游景观设计,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了协作共建的理念。
在确保安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湖北省交通运输部门引导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服务设施建设。如207国道宜城段车流量大,交通运输部门引进物流企业共建服务区,其中交通运输部门出资30%完善基础设施,物流企业出资70%改造餐饮、食宿、仓储等配套设施,既形成了管理的长效机制,又带动了物流业发展,还促进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多赢。
截至目前,湖北省已建成68个功能完善、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绿色安全的服务区,264个管养设施服务区和356个停车休息区、观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