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备竞赛”下,共享单车如同“蝗虫”一般涌入城市的大街小巷,随着资本热潮退去,20余家共享单车倒闭或者停止运营。疯狂增长的共享单车沦为城市垃圾,被弃荒野的共享单车“坟场”更是触目惊心。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单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已经破产清算的小鸣单车以每辆12元的价格将单车“贱卖”给了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第二梯队的代表性公司,小鸣单车累计在全国投放了43万辆单车,若以每辆12元的回收价格计算,即使单车全部回收,也仅能收回500余万元,不及债务总额的10%,近12万用户的押金退还依旧渺茫。
小鸣单车所存在的押金挤兑问题,随时可能在任何一家共享单车平台重复上演,依靠融资和押金池存活,没有寻找到跑得通的商业模式。以及作为一家硬件公司,面对已经投放出去的海量共享单车,如何做产品形态的调整和数据的打通,如何对报废共享单车进行回收处理,整个共享单车市场都面临着后续保障无力的困境。
经济上企业能盈利;环境上共享单车是否真正有利于环保;社会上共享单车如何控制乱堆砌乱放的负外部性。是当下共享单车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关键点。以规模换估值的发展模式,早就为共享单车的结局埋下了伏笔,没有资本庇护,共享单车真难题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