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来说,如果一个城市同时拥有两个或多个机场,航空公司的布局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按照同一联盟划分,方便同联盟的成员航司乘客互转;二是按照航线划分,距离市中心更近的机场以国内航线或短程航线为主,国际航线尤其远程国际航线基本放在较远的新机场。
目前在国内与国外的实践情况中,后一种方式更为常见。例如,上海的虹桥国际机场与浦东国际机场,尽管有部分航线重叠,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航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但前者以国内航空航线为主,后者以国际航线为主。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新机场项目,当时新机场的航空公司基地工程对多家航司颁发了“准入通行证”,南航、东航(含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即国航,含北京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部位列其中。
从该文件的内容看,北京的新老机场也极有可能以航线进行划分,因为国航与南航、东航并不属于同一个航空联盟,如果三者全部入驻新机场,联盟划分的方式在两机场间显然难以平衡。不过,这个初版的方案并未等到“落地”的一天。
东航和南航等天合联盟成员将整体搬迁至北京新机场,国航等星空联盟成员将继续留在首都机场,对于在中国内地没有成员航司的寰宇一家联盟,以及没有加入任何航空联盟的海南航空,通知暂未明确表态。尽管北京两场的分配方式在业内尚属首次,但按照联盟划分在中转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雪松曾公开表示,将同联盟航司统一至一个机场,有利于北京的双枢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