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按照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所计算的新能源补贴已经逐渐下发到合规车企手中。新能源补贴新政实施后,大部分新能源车企所获得的补贴已经大不如从前。例如,江淮汽车7月底公告称已收到2017年及以前年度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补助清算资金1.9亿元,而其2015年度收获新能源补贴为4.5亿元。其他已收到2016~2017年度新能源国家补贴的企业,如亚星客车收获补贴4.22亿元、福田汽车收获补贴4.9亿元,均低于其2015年度收获补贴金额。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能源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宇通客车,也于近日公告其应收账款中对应的2016~2017年公司所售且截至2017年12月累计行驶里程达到2万公里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款为33.31亿元,而其2017年报中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为55.38亿元。
由于2016年初发酵的波及全国各省、牵扯各大车企的新能源“骗补”事件,相应惩罚与补救措施相继出台,此番各车企收到的国家补贴实际上已“迟到”多时。按照2016年12月30日颁布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国家财政补贴拨款的方式由原先的年初拨款改为年后清算,另外还建立了相关的惩罚机制以便防止出现骗补的情况。
对于乘用车的补贴按照2016年的补贴标准退坡20%;对于客车的补贴标准下滑额度则比较大,在2016年既定的标准上退坡了40%。为了防止“骗补”再次发生,补贴新政还对颁发补贴的车企提出了许多严格的要求。例如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根据新能源车型的续航里程给出了不同程度的补贴;地方各级补贴总额不超过中央单车补助的50%。因此,如今发放的2016~2017年度新能源补贴与骗补丑闻爆发前的2015年补贴力度相比,出现了大幅缩水。